离上次的狗(我)熊(大润)多伦之行已时隔半年,这次熊说想去西安,好,那咱们就去西安,出发!
分手
登机的路上,熊说:我跟WW分了。
狗:为啥?
熊:我发现男的啊,就是这人你要是不喜欢,即使她对你再好也没办法凑合。
喜欢难得,互相喜欢难遇。
狗记得上次多伦之行回来的时候,熊说:你这也赶紧的找一个,明年咱四个人一起出去玩。
得,熊食言了。
佛系
去时的飞机上,熊说:我小侄女晨晨的学习成绩一直特别好,得过好几次县级三好学生,现在她们的班主任准备给她评个市级三好学生。她没事就喜欢看书,什么事儿都不争不抢,感觉是她的就是她的,不是她的,也没必要争抢,他们班主任说她活的特别佛系。有一次学校评三好学生,她和她们班里的另一个同学都被选上了,但只能选一个人,她说:那让她当就行。但她们的班主任说这不公平,然后想了一个很公平的办法---抽签,结果抽到的还是她。她跟她们班主任说:班主任,你这也挺佛系的。
狗说:石头剪刀布也可以。
硬核接纳自己
狗和熊晚上吃烧烤,每人三瓶大乌苏过后,心学的天就开始莫名其妙的聊了起来。
熊:夏之禹知道不?
狗:不知道。
熊:《说唱新世代》看过没?
狗:没看过。
熊:算了,我给你发一张图片你看看,夏之禹说的话,我感觉他说的特牛逼。
“噔楞”一声,狗的手机亮了,狗拿起了手机,点开了图片。
狗:说的是挺有意思的。我最近也想过这个问题,接纳自己比改变自己更难。
大雁塔
大雁塔于唐高宗永徽三年(652年)建成,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,也沿袭印度塔的原名。塔名前加的“大”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。用于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。
一本正经的熊。
笑场的狗(熊说狗侮辱了佛门圣地,狗表示歉意:对不住,对不住,阿弥陀佛,么么哒)。
狗和熊登上了塔顶,透过塔顶东西南北四个玻璃窗户看着整座西安城的景色。
狗在下面看熊,熊在上面拍狗。
熊说:Ok,打卡完毕!
狗的远方来电
等待音乐喷泉开始的时候,狗的手机响了起来。狗拿出手机一看,是狗爸打过来的视频。
狗爸:干嘛呢?没上班啊。
狗:没,休假了,在西安呢。
狗爸:咋跑西安去了,就你自己啊?
狗:我跟熊一起来玩了。等会啊,我给看看西安的夜景。
狗拿着手机开始转圈。
夜晚的大雁塔静静地矗立着。
不夜城的灯光尽显绚丽繁华。
西安的夜景透过手机的镜头,一下子传到了千里之外,那千里之外端看着手机的两个人,头发已渐渐花白。
他们感叹着:真好看!
他们也在担心着:疫情又开始了,你们跑那么远多危险啊!
音乐喷泉
音乐喷泉位于大雁塔北广场,建于2003年,目前是全亚洲最大的矩阵喷泉广场。
为了占住最好的观测C位,狗和熊提前40分钟就傻站在了那里。
当音乐响起,喷泉冒出,狗和熊都看呆了,所有人都为之感叹:哇!太漂亮了!
狗和熊的身后是千年前的雁塔,身前是千年后的喷泉,当古与今融合在一起,他们置身其中,既见证着历史,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微小的一员。
不倒翁小姐姐
这是一个网红,狗没关注过,也一直不知道有怎么一个人的存在,熊好像知道,但狗和熊看的欲望都不大。直到他们看到了排了那么老长的一个队伍后,才加入了其中,这就叫凑热闹。
狗看完后突然觉得,还是排队时那个小姑娘玩的小海豚更有趣。
大唐不夜城
狗和熊看完了音乐喷泉,来到了大唐不夜城。
刚到街口,游行的花车就开了过来,保安人员让他们边去,他们就乖乖的举起手机边去了。
不夜城的中间有各式各样的雕塑,有玄奘、李世民、武则天、柳宗元、白居易、李白……
音乐厅、大剧院、美术馆、影院……
还有各式各样的表演,真人提线木偶、唐代歌舞剧、现代小鲜肉唱跳……
一座大雁塔,繁华了整条街。13个朝都,74位皇帝,千年的文化历史繁荣了整座城市。
熊的远方去电
狗和熊在不夜城的街上东走走,西看看。突然,耳边传来了一群人“啊啊“大喊的声音。熊掏出手机,拨通了远方视频电话:姐,你看这喷泉,喊的声越大,喷的越高!
熊举着手机也开始转圈圈,熊姐和熊妈在远方的屏幕前开心的看着。
熊说:我妈跟我说她也想来看看。
那时的狗的心里在想:熊妈可能已经从熊爸的离去中渐渐走出来了,那熊呢?
兵马俑
这就是发现兵马俑的那个井的遗址。
起因是这个样子的。1974年,那时西安的天气特别干旱,甚至连水都喝不上,为了能喝到水,杨志发就雇了几个村民去打井,结果在打井的过程中就那么寸,一下子就发现了兵马俑。
拉狗和熊的司机大哥说:以前没有兵马俑的时候,这个村子特别破。现在政府给他们每家都盖上了一座小楼房,而且旅游的人多了,收入也上来了,他们都特别感谢老杨,要是老杨没发现兵马俑,也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。所以,现在每家每户门外挂的对联都一样,上联是:翻身不忘共产党;下联是:致富多亏兵马俑;横批是:感谢杨家!
兵马俑目前只有三个坑。导游姐姐对狗和熊说:这只是兵马俑的冰山一角,大部分的都还未挖掘出来。因为俑坑里探测到了汞,现在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去挖掘。
狗和熊在1号坑停留的时间稍长些,因为导游姐姐说:好多人都可以在1号坑里找到和自己长的相像的俑。
狗和熊看看坑里的俑,又看看边上正在修补的俑,好像都没有长成狗和熊的样子的。
坑里的俑据说都是按照当时的真人塑造而成,狗和熊都没有找到和他们相像的俑。那么,如果把视线穿越到一千年八百多年前,长得跟狗和熊相像的那两个人没有出现在工匠面前,他们又在哪里呢?是在市井中、山林中、战场上…… 还是他们就是工匠呢?
复活的军团
千年的兵俑开启了狗和熊的观看之旅。
穿过时间的漩涡之门,人们来到了千年前的秦始皇大殿。一个受伤的信兵跑上前来,禀告了兵败楚国的消息,秦始皇大怒,派王翦再召集六十万兵马继续攻打楚国。
转眼,来到了一个小村子里。
村子里正在热闹的办着婚事,新郎新娘在对拜,孩子们在跑着发着喜糖(熊抢到了一块,不过被狗吃了,哈哈哈)。
这时,招兵的人来了,打断了还在进行的婚事。
结婚的是家里的二弟,他叫惊,他的大哥叫衷,之前因为打仗,腿已经瘸了,他还有个三弟,叫做黑夫,年龄刚10多岁的样子。
招兵的人说:你们兄弟三人必须要有两个人去充军!
惊和衷互相争执着,都不愿让对方去,更不想让黑夫去。这时顽皮的三弟出了一个主意,他指着外边晴朗的天空说:“如果一会儿打雷了不下雨,那就二哥和大哥去;如果一会儿又打雷又下雨,那就我和二哥去。”,惊和衷看了看天空,同意了三弟的主意。
没过了一会儿,天上就开始打起了闪电,接着几声雷鸣后,瓢泼的大雨倾盆而下。黑夫一下子从屋子里跑到了街上,在大雨中欢呼着:“我要当兵啦!我要当兵啦!”。
黑夫和惊去参军了,家里只剩下了年迈的老母、腿脚不利落的大哥和刚刚过门的媳妇,一家人就怎么分开了。
秦始皇来到了兵营,用激亢高昂的语调说着鼓舞士气的话。士兵们听完后,一个个都心潮澎湃,热血沸腾,拿着刀枪就开始操练。
征战开始了,黑夫和惊在统帅的带领之下,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楚军。可他们最爱的战友胖子,再一次又一次的不分昼夜的战役中,终于累倒了。
两军在树林中拼命的厮杀着,黑夫和惊用尽了全身的力气,在黑夜中一边拖着胖子的身体,一边喊着:胖子,醒醒!胖子,醒醒!
胖子没有醒,在黑夜兵荒马乱的厮杀声中安静的死去了。
黑夫和惊的队伍被困在了一座山上,等待着支援军的到来。漆黑的夜晚渐渐的开始飘起了雪花,士兵们依靠在山脊上一边歇息着,一边掏出了竹简和笔开始给远方的家人书写家书。
黑夫和惊思念起了家人,远方的家人也在惦念着黑夫和惊。
最后的战役打响了,黑夫和惊的队伍不畏劲敌,攻上了楚国的城楼。他们拼命的厮杀着楚国的士兵,但楚国的士兵也在拼了命的反抗着。你死一人,我也让你死一人,战争到最后成了一命换一命的交换,黑夫和惊的命也成了这最后的交换。
秦军胜利了!士兵们纷纷拔掉了楚国的大旗,插上了秦国的大旗。为了这一刻,秦国的几十万士兵都成了地下的游魂。他们一边游荡着,一边寻找着那个远方的家。
黑夫和惊的老母得知了兄弟两人死去的消息后,她在悲痛中用黏土捏出了兄弟两个人的塑像。
惊的女儿婉儿指着其中一个塑像问:阿伯,这是谁啊?
衷:婉儿,那是你阿叔,黑夫。
婉儿:奶奶,阿叔的眼睛笑眯眯的。
奶奶:黑夫啊,整天笑呵呵的,我就从来没有见过他不开心的时候。
婉儿跑到了另一个塑像面前:这个一定阿爹吧。阿爹怎么不笑呢?娘,阿爹见到婉儿不高兴么?
婉儿娘双手捧着婉儿的脸,哽咽着说:高兴,阿爹最疼婉儿
婉儿:那我可以叫阿爹么?
婉儿娘一边点着头,一边抹去了眼角的眼泪。
婉儿朝惊的塑像跑了过去,用她的两只小手握着塑像的手,不停的喊着:阿爹!阿爹!你怎么不说话呢?
……
狗和熊的眼角这时也已经湿润了。
黑夫和惊的游魂终于找到了家,他们带着成千上万的游魂从地下慢慢升起,口中喊着:回家!回家!回家!
碑林
碑林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(1087年),经金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历代的维修及曾建,现收藏自汉代至今的碑石、墓志4000余件,数量为全国之最,藏品时代系列完整,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。
碑林外有一条书画街,卖的都是纸、笔、墨、砚。但人不多,没有回民街和不夜城的那种人乌央乌央的感觉。
熊:这地方适合二狗来,他待见这个。
狗:他平时写毛笔字啊?
熊:嗯,写的不赖,能当收藏品。
狗:那平时过年写对联都他写呗。
熊:他不写,都是他爸写。
狗:可以啊!书法世家。
在碑林逛,如果没有点文学历史知识基础,那就是走马观花。狗和熊就是在走马观花。
熊拿着手机拍石碑。
狗拿着手机追猫。
熊:你拍它干嘛?
狗没搭理熊,继续拍。
狗觉得它那小腿、小尾巴、小眼神、小黑白花,还有那小姿势、小站位,嗯,很有门前石狮的感觉。
狗和熊来到了这个大钟前,他们耳机的语音讲解开始播放:唐景云钟因铸于唐景云二年而得名,此钟原悬挂于唐长安城的景龙观钟楼内,明初移至西安钟楼,用以报时。钟高247厘米,腹围486厘米,口径165厘米,重6吨…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的钟声录音,在每年除夕之夜作为辞旧迎新的“新年钟声”进行播放,并沿用至今。
狗:哦,原来新年钟声是它发出来的。
看完了石碑,狗和熊来到了碑林的地下博物馆。
狗:这个像不像《权游》里二丫学艺去的那个地方的人头塔。
熊:是无面者吧。
狗:对。
看完整个碑林后,狗突然想起了刘慈欣在《三体》里说的那一段文字: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,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,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,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……但最后发现,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,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,在这文明的尽头,他们也只能做远古的婴儿时代做过的事——把字刻在石头上。
古城墙
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。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,全长13.7千米,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年),洪武十一年(1378年)竣工,是在明太祖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的政策指导下,在隋、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,当时是西安的府城。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,藩封、府治同在一城,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,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、增建,至今保存完好。
狗去年已在城墙上骑过一圈。这次狗本来打算跑上一圈,但熊说:别跑啦,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吧。
狗:好的,陪你。
狗骑的很快,他回头喊着熊:跟着呀!
熊:这自行车太难骑了,迈不开腿。
狗:我的腿也迈不开啊。
熊:我现在200多斤呢。
狗:哦,那比不了。
不知道是受疫情影响,还是天凉的原因,城墙上的人明显比去年少了好多。人少了,狗开始放肆的骑了。
熊:来,咱俩比比谁下坡溜的远。
狗:来。
嗖,咯噔咯噔咯噔(砖铺的路很颠簸),狗没溜多远就停了,而熊还溜着。
熊笑着回过头:不行吧,我这体重大惯性也大。
狗:行,你厉害。
同样是城墙,北京的城墙已经稀稀落落,西安的城墙却完整无暇。都说人活着总要有根儿,西安人民最好的根儿就是那城墙根儿。
美食
第一天晚上到了西安后,狗和熊去了城墙根儿边上的一个叫阿Q虾尾的烧烤店,他们一边吃着虾尾,一边喝着大乌苏。
第二天中午,狗和熊来到了一家网红面馆,一人要了一碗biangbiang面 。老实说,网红面馆的biangbiang面做的并不地道,按当地司机师傅说的那话,你去大街上,随便找个不起眼的面馆都比他们做的好吃。
第三天下午,狗和熊随便找了个面馆,一人要了一盆裤带面。面做的是真地道,狗和熊吃的那叫一个香!
第四天中午,狗和熊来到了书画街上的一个回民饺子馆。饺子馆一进门的玻璃上贴着一个菜单,上面写着二两、四两、六两、一斤,没有什么什么馅的,都是按斤卖的。
狗和熊一人要了六两碗酸汤水饺,他们一边吃着饺子,一边喝着汤。狗和熊吃完感叹着:那汤做的真是绝了!
美食是最能勾住人的东西,劳累一天过后,吃上一顿美食,疲惫尽消。
夜晚的城楼
狗和熊来到西安的第二天晚上,两个人吃完火锅后,借着西凤酒的醉意开始在街边游走。
走了不一会儿,狗突然听到了一阵熟悉的音乐,仔细一听,原来是新裤子的《你要跳舞吗》。
狗和熊走到了城楼下,眼前,一群人都在唱着、跳着。
欢快的音乐结束后,他们开始唱起了动人的民谣。
狗和熊钻进了人群中,一边看着,一边跟着唱着。最后在熊的尿意中,两个人离去了。
夜晚的西安每一个城楼下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乐队,他们在唱着自己的青春,也在唱着每一个过路人的故事。
熊钻进了树林里,狗开始跟着音乐餐厅外的小灯一起摇头晃脑。
夜深了,西安的街却越发的动人了。
说唱文化
熊最近对说唱开始着迷,每天晚上回到民宿后都会给狗放几首说唱的歌曲。狗听着还不行,熊还得把每个说唱的人介绍一遍,让狗知道这个人有多厉害,有多NB。
熊说西安是说唱文化的发源地,什么红花会、派克特了,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。只是现在红花会没落了,其他的帮派才火了起来,要是红花会在,根本没有他们什么事。
来的那一天晚上,熊就想订一张说唱演唱会的门票,可当时忍住了没订。但玩了一天后,熊毫不犹豫的订了。
第三天,狗和熊来到了演唱会现场。
燥起来!
唱完,台上的一个说唱小伙说:“别看我在台上挺燥的,其实我平时是一个很安静的人。去年有几个月特抑郁,哪也不想去,就想在家躺着,每天睡醒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:卧槽,我TM怎么又醒了!但我现在给你们唱出来的都是很积极的东西,我们就是这样,把不好的东西在心里变成好的东西,然后再交给你们。”
小伙说完,台下没有掌声,只有一片致意的手势。
西安不仅有历史文化的古韵,还有现代文化的朝气,而说唱就是穿插在这座古城之中最有朝气的现代文化。
再见西安
狗和熊领略了西安的美景,品尝了西安的美食,感受了西安的文化。
如果用熊的话来评价此次之行,那就是两个字:真好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