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” 车窗外的田地里立着的几个大牌子上写着。
这次的北戴河之行只有我自己,大力加班来不了,大志还在忙着婚前的准备。我也想过叫其他人,但想了一圈也没想到合适的人选,算了,还是自己去吧,毕竟自己也不是第一次出去浪了。
记得去年跟大力去完回来,我黑的像印度人一样,这次我提前准备了防晒霜,抹的、喷的通通都带上了,希望有效。
Part 1. 看剧
不知是因为一个人来,还是因为第二次来,少了些许兴奋的劲头。我的注意力要么在手机里的美剧上,要么在窗外的风景上。值得欣慰的是昨晚上《黑镜》第六季更新了,这可是消磨时间的绝佳“零食”。
《黑镜》第六季的第一集故事叫《琼糟糕透了》,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职场女性琼被流媒体平台监视,并将其生活用量子计算机结合AI制作成了一部名叫《琼糟糕透了》了的电视剧,电视剧里饰演她的是一位好莱坞明星,这位好莱坞明星留着和她一样的发型,说着她说过的每一句话……
慢慢的,认识琼的人都看了这部电视剧,琼的生活就像被放在了显微镜之下,无处躲藏。
当然,那些糟糕的事情也随之放大了,她辞退了苦苦哀求的员工、出轨、欺骗男友…… 接着,她的生活一下子急转直下,男朋友走了,工作丢了,好像整个社会都不再接受她。
但她有什么错呢?她做的那些糟糕的事情别人就没做过吗?我们为什么会对别人如此苛刻?媒体为了娱乐和利益是不是就没有了道德底线?我们为什么喜欢视奸别人的生活呢?
随着剧情发展,你会发现,琼并不是真实的琼,她只是现实世界琼的第一个AI虚拟分身,那个好莱坞明星是第二个,最后出现的凯特·布兰切特是第三个,量子计算机将现实虚拟成了一层又一层虚幻世界,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。
世界虽是虚幻的,但故事却是真实的,那是琼的生活。
最后,随着琼的第一和第二虚拟分身联手将量子计算机摧毁,镜头来到了真实的琼的世界,真实的琼也摧毁了真实世界的量子计算机,电视剧《琼糟糕透了》也终于停止了更新。
也许你会有疑问,为什么琼的生活会被无死角监视,还能被合法的拍成电视剧,剧里给了回答。
现实也是这样的,当我们第一次打开APP时,没人会仔细阅读弹出来的那一堆条款,我们都会直接点击“接受”。因为就目前来看,“接受”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并不大。
昨天看新闻,说是微软的量子计算机有望十年内问世。当所有的硬性条件都具备了,人类的想象力就该付诸于实践了。
那么,谁会是下一个琼呢?如果是你,你又该怎么办呢?
Part 2. 脏话大姐
看完剧,我开始望着窗外的风景放空。
窗外时而是绿油油的田地,时而是成片的村庄,时而又是林立的高楼…… 田地是这其中最让我感到亲切的,因为在我16岁以前,大部分回忆的场景里都有田地,爬山时、在小河里抓鱼时、捡蘑菇时、采野果时、薅苗子时、打蛇时、上下学时、挖青钱时、看星星时……
这些回忆就像炎夏里一阵清凉的风,拂过时,让你忍不住的张开双臂想要去拥抱它。而就在几秒钟后,这阵风在一句“TMD”中戛然而止。
我向右边扭头看了看,是一个坐在过道窗前的大姐说的,她梳着黑色短发,戴着眼镜,口罩捂得严严实实的,上身穿了件浅灰色的防晒服,下身穿着一条黑色九分裤,脚上穿着一双米色平底鞋,她戴着耳机,用右手拄着脑袋,一边望着窗外,一边打着电话。
本以为那句“TMD”是一句谈话高潮时的情绪表达,抒发过后就该恢复到心平气和的状态。但我以为的错了,她的“高潮”从这三个字开始就停不下来了,一直持续到一小时后的到站下车,她还在“享受”着。而且“TMD”已经无法表达她的情绪,她又说了一些更难听的词汇。
她说话的那语气也很让人烦感,就是那种带着三分恶毒,三分不要脸,三分讥讽,一分无所谓的语气。她很爱用电视剧和娱乐圈里的人说事,那种感觉就是她无所不知,她什么都见过,她很幽默,她特别厉害!
我戴着耳机,闭着眼,心里突然有了个可怕想法:如果我有一把枪,如果杀人不犯法,我起来就把她毙了!
那一刻的我就像有了起床气一样,感觉上一秒还在做一个特别美的梦,下一秒就被楼上钻头的声音吵醒了。
Part 3. 逃票小队
疫情结束了,出站口没有了层层关卡,一切恢复至往常。
来的前一天,宾馆老板给我打电话确认信息,还告诉我火车站门口坐34路直接可以到。
出了火车站右拐就到了34路车站,排队的人很多,但还可以接受。旁边时不时的总有拼车的师傅来“勾引”你,不用排队,马上出发。有一对背着大包小包的中年夫妻终于忍不住跟师傅走了,这一走就乱了众多排队人的心,大家都向他们急匆匆远去的背影瞥了一眼,还好这时34路来了。
车还没停稳,排在最前边的人就已经冲了上去,我排在靠后深知不可能有座了,就不急不忙的跟着人流小步往前。快轮我上车时,我看了眼身后,是一个大姐背着大包小包带着孩子,我侧身让他们先上去了,这时我发现身后还有好些带着孩子的家长,不行,我也得上去了。
车出发没大会儿,司机开始喊:“那几个没刷卡的把卡刷一下!” 我站在车后门,旁边一个大娘刚要把调出乘车码的手机递给前边的人,这时旁边的一个大叔说话了:“下车刷!” 话音落,大姐收回了手机。接着,我听到了那大叔又小声的嘀咕了一句:“刷个锤子!”
其实,他也不差那一块钱,就是喜欢这种占小便宜的感觉。他们一行好几个人,就大叔这一句话,没有一个人刷卡了,他们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,你看那个想要刷卡的大娘,她后来只是被这种群体的力量给PUA了。我不喜欢占小便宜这种事情,但我有时候会喜欢做一些不符合大众价值观的事情。
记得小时候,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偶尔会去别人家的果园偷果子吃,其实那些果子我们自己家也有,我分析了下,原因有三:
1. 别人家的果子确实比我们自己家的好吃;
2. 人多胆子就肥了;
3. 偷偷摸摸让人感觉兴奋。
这让我想起了村里的一个小伙儿,他从小偷到大,我们村子里很多家都被他偷过,他妈也爱偷,但没他偷的厉害。这个小伙儿因为偷盗蹲了好几次牢,可谓是屡教不改。他家里的条件其实还不错,他爸在建筑工地当包工头,赚的比普通家庭要多,但没办法,他就是喜欢偷,感觉是上瘾的那种。和他一比,我们这就太业余了。
除了偷别人家的果子,初中时我还学会了抽烟和逃课,工作后还会和同事在上班时偷偷喝酒去,这些我都知道不对,但却还是享受其中。
我们可能都喜欢那种跳出条条框框,带着羞愧和兴奋的感觉,就像在偷情一样。
在《绝命毒师》中,老白的连襟汉克说:“禁果才是最甜的。” 是甜,但它也有毒,吃多了可是会上瘾的。
Part 4. 熟悉的旅馆
下了公交车,我就看见了那条熟悉的小路,我知道顺着小路往里走,第四排楼第一家就是去年住的那个旅馆,同样,它也是我这次住的旅馆。
环境熟悉了,就不再慌张和急促了。我没有马上去旅馆办理入住,而是先在街边找了一家刀削面馆吃了碗面。
吃面的时候我一再小心,可结果还是把汤溅到了我白白的T恤上。吃完后,我在街边的超市买了一小瓶洗衣液,然后顺着那条熟悉的小路来到了旅馆。
旅馆的样子和去年一样,一进门我就看见了给我打电话确认信息的大姐,大姐正在和别人说事情,我就坐在了进门的椅子上,等大姐完事,我起身走向了柜台。大姐面带笑容没有说话,我说:“办下入住。” 把身份证递给了大姐,大姐放在机器上刷了一下,看了一眼屏幕,笑容突然变得热情了:“昨天我是不是给你打过电话。” 我猜大姐肯定想起了电话里我说过去年就在她家住的,我接过房卡笑着说:“对的。” 大姐说:“4层,身后有电梯。” 我点头回道:“好的,谢谢。”
刷卡,开门,进屋。房间很干净,床、电视、茶几、椅子,还有从窗户吹进来的一阵阵的温热的风。
我放下包,换上拖鞋,拿上洗衣液去厕所就开始洗我白T上的污渍,洗完后我拿着衣服来到了5层的天台,天台上凉着了几条白色的床单和浴巾,我找了一个空架把我的T恤挂了上去。
我走到了天台的边缘,向海的方向又望了望,还是看不见海,只能看见一排又一排的天台,还有天台上那些随风飘扬的白色床单和浴巾;也依然听不见海,只能听见旁边一个部队午餐前嘹亮的军歌声。
下楼回到房间,我拉上窗帘,打开了电视,随便找了一个电视剧,躺在了床上。我准备午睡一会儿,醒了就去海里泡着。
Part 5. 海、海浪和愚蠢的我
一点半左右,我睡醒了。我穿上泳裤,抹上防晒,拿上手机防水袋,开始向海边出发。
旅馆距海边不到两公里,走路十分钟左右。路线和去年一样,出了旅馆右拐掉头,直走穿过小吃街,穿过夜市步行街,过一个有“爱心”的红绿灯,再走上两三分钟就到海边了。
在穿过夜市步行街时,我看见大部分人都正在从海边往回走,像我这样去的人不是很多,看着他们头发湿漉漉的样子,我加快了脚步。
回来的人那么多,但海边的人依然不少。我走到救生观望台下把T恤、背包和拖鞋放在了那里,然后踩着热乎乎的细沙向海里走去。
海变了,变的浑浊了,同样也脏了,垃圾处处可见,记得去年可不是这个样子,去年来的时候,我感觉这里清澈的海水都可以和三亚有一比,我还和别人说目前在我去过的海边北戴河这里可以排到第二了,第一当然还是三亚。但这疫情结束一放开,瞧,三年的被动保护成果几个月就毁于一旦了,人对于环境的影响太明显了。
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季节的问题,海水没有去年那么暖了,海浪也比去年大了,你每往海里走几步,就有一个大浪想把你给催回来,好像在说:愚蠢的人类,这里不欢迎你们! 但大海的表达还是太内敛了,愚蠢的人类怎么能理解呢。你看,他们竟然把这种拒绝当成了嬉戏的挑逗。他们随着浪跃起,又下来,跃起,又下来…… 他们期盼着更大的浪带来更高的跃起,更多的快乐。
我也许比那些享受“浪催”的人更愚蠢,我游到了远处的防鲨网处,抓着浮漂平躺在海面上,看着天空中的云,享受着海浪拂过身体的丝滑,突然感觉我来到这里好像就是为了这一刻。
Part 6. 吃面
最近这半年以来,我更喜欢吃面了。下班后,我经常会去杨庄那条街上的板面店要一大碗板面,加个蛋,再加份豆皮,然后多放辣椒段,每次吃完都感觉特别满足。我忘了是去到第几回的时候,板面店的小伙记住我了。后来我进门只要摆个手他就知道还是老样子,大碗宽,加蛋,加豆皮,多放辣椒段。那种熟悉的默契再加上吃完那种满足感,隔一些日子不去就会想。
从海里泡了两个多小时后,我回到旅馆冲了个澡,躺在床上开始搜附近好吃的海鲜面,我发现方圆五公里内都没有那种吃完让人说出正宗的海鲜面,有一个好评看着还不错的在十多公里外,有些远,我放弃了。于是乎,我又开始搜板面,诶,附近不到两公里就有一家看着还不错的,出发。
十多分钟后我找到了那家板面馆,小店不大,里边有个7、8张桌子,挺干净的,老板人说话也很客气。我还是老样子,要了一大碗宽,加蛋,加豆皮,多放辣椒段,然后又要一瓶橘子味的汽水。
面很快就上来了,颜色看着还可以,红红的辣椒油很有食欲,但面就稍窄稍薄了些,看着就没有嚼劲,辣椒段黑黑鼓鼓的,应该是炸的时候火大了,豆皮和鸡蛋的颜色稍浅,应该都是卤的时间不够。这一眼看完,我就知道味道不如北京杨庄那家的。吃完过后,也确实如此。但这家面馆如果和刘庄小吃街上的面馆比,还是可以的,至少它还有一些香的滋味,而且老板给我的感觉很亲切,就像是老家人一样。
话说,第二天晚上我又在这家板面馆旁边搜到了另一家面馆,主打的是韩式拌饭和拌面,评分还不错。我去点一碗花蛤拌面,味道不错,花蛤给的分量也可以,唯一的小缺点就是面吃着有些干,我感觉是酱料太稠了的原因。但总的来说,这家面算是我此次之行吃到的最有滋味的面,
其实,从到了北戴河的时候我就开始想念北京木樨园的那家海鲜面了,我想着在这里能吃到比北京更好吃的三鲜面,可每吃一家就失望一次,之前去青岛、平潭和三亚时也没吃到好吃的海鲜面,到底是我每次找的地方都不对?还是海边就没有好吃的海鲜面呢?
Part 7. 绕海骑行
来之前,我还想着去海边夜跑,可等我晚上走到了海边,却只想去光着脚丫踏浪踩沙子,总想多和大海亲近一下。
第二天上午我搜了下附近景点,发现不远就有一个叫碧螺塔的地方,步行就可以走到。走着走着我在路边就看见了共享单车,上次来就想骑,但听大志说还车点太少,不方便。他大学在秦皇岛这边上的,所以他的话我们还是听的。可这次我想骑一下,一会我再骑回来不就得了,简单的思考过后,我扫了一辆,又花7块5买了一张包天卡,这下我就可以放肆的骑了。
我跟着导航一会儿上坡,一会儿下坡,上坡有多累,下坡就有多爽,在下了一个大坡右拐骑了没一会儿后,碧螺塔就到了。我看见了那白色不高的碧螺塔,好像也没啥好看的。这里修了一个海上酒吧公园,里边还有台子,晚上应该会有乐队表演。看完之后,你会感觉到碧螺塔就是这里的一个吉祥建筑,假如有一天这个塔塌了,再盖一个生蚝塔什么的,门口招牌也跟着换成生蚝塔海上酒吧公园,对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影响。
在碧螺塔短暂停留后,我沿着海岸开始向东骑,我也不知道要去哪,我就想沿着海岸一直骑,骑到中午回去吃个饭,再接着去海里泡着。
北戴河的海岸好像都被围栏围住了,偶尔留几个浴场的入口,所以想像在三亚那样把车骑到海滩上是不可能的。
大约骑了半个多小时,我又到了鸽子窝公园,但这次不同,我是从外往里看,瞧,这个角度的鸽子窝是不是也别有风味。
在大桥上欣赏了会儿鸽子窝的全景后,我又继续向东骑,右手边渐渐变的都是树林,只能从偶尔的几处空缺看见海滩。
靠近路边有很多桑树,时不时的就能看见路人拿着塑料袋在那摘桑葚,有一些熟过火的都已经掉落在了地上,被过往的车辆压成了一片又一片的紫色印记。
我骑过了浅水湾和动物园,最后骑到了金梦海湾,时间已是中午,我开始往回骑。
回去的路上我在树林里看见了一家养蜂的,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被蜜蜂蛰时的情景,也是那样的木箱子,也是那样的树林,当时眼睛肿了好些天。
回去的时候,我又路过了观赏鸽子窝全景的大桥,有一辆大巴车从我旁边驶过,开的好慢,车里的人都扒着窗户向外望着…… 瞧,沿途的风景同样迷人。
Part 8. 晨浪
第三天是回京的日子,我订的中午的票,所以上午去不了太远的地方,只能去海边再遛遛。
早上人确实少,小吃街的饭店都支起了早餐的牌子,每家卖的早餐都差不多,包子、油条、烧饼、豆腐脑、豆浆、粥…… 我踅摸着哪家能好一点,一会儿回来吃,一直踅摸到头也没踅摸出来,我想着那就一会儿回来找一家人多的店吃。
夜市步行街的小店白天都关着,到了晚上才开,尽头有几家饭馆,也是在卖早餐。街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去海边的路上,只有偶尔几个人在往回返,他们一定是看完日出了吧。
早晨的海浪温柔舒缓了些,海水还是那样温热,我把拖鞋拎在手里,趟着水,踩着细沙,沿着海边开始漫步。
海边的沙滩上时不时的就能看见一家子人带着孩子在那里捉虾,他们拿着那个大大的抽筒这插插,那插插。有一个大爷很厉害,捉了半桶,而且个还挺大,但他们捉的虾都白白的,看着就很营养不良,那感觉就像小时候我们家里那鸡下的软皮蛋一样。那些小孩子的桶里虽然没有那么多虾,但是物种很丰富,虾、螃蟹、贝壳、小鱼、海星…… 都有,他们似乎想要把整个大海都装进去。
太阳渐渐升高,天也开始热起来了,而海边的人却越来越多了。我涮了涮脚上和腿上的沙子,准备上岸往回返,这时一个大爷叫住了我:“小伙子,能帮我拍几张照片吗?好不容易来趟海边,我想留个纪念。” 我点点头接过了大爷的手机,大爷站在海里嘱咐我:“帮忙把海拍的全一些啊。” 我继续点头:“好好,没问题。” 大爷笑着,我咔咔拍着。大爷头发都白了,但精神状态很好,还能一个人来海边旅游,真不知道我到了这个岁数时还能不能这样。
北戴河,回见。
若每人心中都有一片海,愿海浪不停。
GIF图片来自网络